文 |罗聃宁(中共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贵州省发展生态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新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生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近年来,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委坚持党建核心带动作用,围绕党建抓教育,搭建党建活动平台,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创建并实施“四抓四强化”党建工作品牌,注重凸显党建活动新意、注重培养典型,对教工、学生党员提要求、定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贵州大学全面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将育人工作全面拓展到学院各项工作当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扎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创新能力、服务“三农”意识和国际视野,用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用创新链对接价值链,强化责任担当,为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实现了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一是合力凝聚,“全员育人”有力度。全院教职工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全员育人氛围,以“七个三”为着力点,注重情感和爱的交融,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院领导通过进教室、进宿舍、进实验室,实施“三进入”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专业课教师通过做学生的科研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创业指导,实施“三指导”,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兴农意识、担当意识;辅导员通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现实困难,实施“三关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管理人员通过实施经费保障、场地保障和服务保障“三保障”,做到服务育人;毕业优秀校友通过与在校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互通、成长经历互通、人生规划互通“三互通”方式,为学生打开社会之窗;通过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家校联系群、致家长一封信的“三联系”方式,形成育人合力;通过校友的物资支持、就业支持、资源支持等“三支持”,形成社会影响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上述“七个三”为抓手,形成了学院上下统一,校内校外统一的育人氛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生代表,“博士村长”党员学生张明华、纪达、那彬彬三位同学分别荣获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三年来,学院学生获得贵州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竞赛金奖等10余个奖项。
二是情感投入,“全过程育人”有梯度。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委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从学习、生活、实习、就业等各环节入手,创新育人形式和育人内容,消除思政工作的盲点、断点和难点,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使教育教学有温度、思想引领有力度、立德树人有深度,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连续3年名列全校前茅,其中2022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升学率高达86.21%(58名学生,50名学生考上研究生),名列全校第一;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年终就业率均在98%以上。
三是分类指导,“全方位育人”有广度。针对大学生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可选择性,学院实施分类指导的育人机制,运用“党建+课程思政”探索立德树人的育人途径;运用“党建+实践教育”,探索以学助农的育人途径;运用“党建+心理教育”,探索阳光心灵的育人途径等,实现“党建+业务工作”全覆盖的育人模式 。2021年,学院学生实践队荣获全国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2年获全省优秀团队等荣誉。
四是知行合一,课程思政育人有温度。为了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讲得“有意思”,学院党委想方设法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思政课“活起来”、教学效果“亮起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让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学院党委结合专业特色,到田间地头、乡土大地上开设思政教学移动课堂,让思政课变得生动形象、有血有肉、有温度见实效,积极引导学生把科研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把兴农助农歌声唱到群众心坎里。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充分发挥学科及人才优势,成立了牛羊、生猪、家禽、生态渔业四大产业团队,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积极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职能,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党员争先,教授下乡,博士进村,师生同行”,师生足迹遍及黔中大地苗乡侗寨;
二是始终坚持“围着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
三是始终坚持依托龙头企业,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发展畜牧产业集群和产业带;
四是始终坚持通过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推动畜牧业降本、提质、增效;
五是始终坚持把畜牧产业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推动畜牧业“接二连三”。
党员专家教授的榜样引领、躬耕前行,为莘莘学子上了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广大学生纷纷把服务做起来、把知识用起来、把身份亮出来,将个人成长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先后涌现出了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优秀研究生徐镀涵等优秀学生。
因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学院近3年先后荣获贵州大学“博学计划”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高质量就业先进单位等。2022年,学院党委成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荣获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撰写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大教职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学科实际,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创新科技服务“三农”新模式,在我省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跑出争先跨越的加速度。
原文链接: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H1P3xZ/?st=wneZ6Bycg7lF3a6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