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高度共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多年来,贵州广大干部群众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近日,贵州大学副教授张福平正忙着带领学生开展小香鸡选育工作。自2020年贵州大学联合榕江县结合核心养殖基地地理地势打造集小香鸡新型养殖基地以来,张福平便带着科技创新力量与学生们一起,下沉乡村振兴一线。
在接续乡村振兴战略中,贵州大学全力打好科技牌,为农村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产业服务,用科技赋能全省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利用自身科技人才的优势,加强与“科技助农”相关的科技培训、科普讲座、产业指导等科技服务,构建科技服务与乡村振兴所需对接的有效机制。目前,该校已在全省建立26个科技小院,通过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打通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而张福平所负责的榕江县小香鸡科技小院,正是其中之一。
张福平带学生开展小香鸡选育工作
2021年5月11日,中国农技协贵州榕江小香鸡科技小院正式落户贵州省榕江山农发展有限公司。从小院成立至今,贵州大学先后有3名教师,10名研究生、本科生参与科技小院的工作,先后有200人次到基地开展工作。
“小院由3名教师组成指导团队,3名学生驻场,作为种鸡场场长助理全程参与鸡场的管理工作。”张福平说,该团队平均每月就会为小香鸡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开展一次技术培训,通过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已经培训了上百人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负责开展新家系种鸡选配、人工授精、人工孵化、日常管理、育雏和免疫等工作。
为了用科技创新引导农民高效生产,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张福平及其团队在驻场后进一步细化场内的各项工作,完善全场规章制度,优化人工授精条件、优化种蛋的挑选条件和孵化机的孵化条件,提高了5%的种蛋孵化率。同时,还进一步理顺鸡场的系谱记录,为小香鸡的保种工作提供保障,协助该场完成了2022年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申报材料。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科技小院先后开展了黔东南小香鸡与矮脚黄鸡配套杂交效果的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黔东南小香鸡、矮脚黄鸡及其杂交后代羽色性状、生长性状、产肉性能、肉品质、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等育种指标,并培育出一个产蛋性能高、肉质优良黔东南小香鸡新品系。
中国农技协贵州榕江小香鸡“科技小院”授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知行合一、事上磨练则是学生学习的要义。”在张福平看来,科技小院的成立,不仅能够助推地方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使得更多科研力量注入产业发展,还能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一线平台,将教学实践与理论有效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该校陈大海、田应平、周武军三位同学于今年1月受聘为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乌瓦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动乡村振兴特别顾问”。同时,科技小院开展的鸡粪污资源化利用研究,利用黄粉虫处理鸡粪,形成了“鸡—粪—黄粉虫”循环模式。随后他们还以该项目为素材参加“全国互联网+大赛”,获得校级银奖;参加“2022年贵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优秀奖;并申报《一种黄粉虫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1项。
“科技小院的存在意义,就是要用学科链对接产业链,用人才链对接创新链,用知识链对接服务链,强化解决生产实践中技术问题和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用科技赋能贵州乡村振兴。”张福平表示,接下来,该团队将继续协助企业开展黔东南小香鸡与隐性白羽鸡配套杂交,提高“黔东南小香”的繁殖性能,下派学生参与鸡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开发黄粉虫处理鸡粪中试生产线,并指导学生以相关成果参加全国“挑战杯”创新大赛和“互联网+”大赛,让他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带到乡土里。
原文链接:http://jgz.app.todayguizhou.com/news/news-news_detail-news_id-11515116015299.html
刊发时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