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 贵大首页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Brief Introducti...
    • 历史沿革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媒体动科
    • 校友风采
  • 党建思政
    • 制度建设
    • 组织建设
    • 理论学习
    • 党建动态
  • 师资队伍
    • 动物科学系
    • 动物医学系
    • 草业科学系
    • 水产科学系
    • 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 教师风采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
    • 实验室建设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学生工作
    • 学生组织
    • 学生活动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信息
  • 下载中心
    • 教师相关
    • 本科生相关
    • 研究生相关

科技特派员精准施策 破解关岭光伏电站生态修复难题

2025-07-01     浏览次数: 10

    6月20日,贵州省牧草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董瑞、赵学春和陈继辉三位老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安顺市关岭县新铺镇农业光伏电站场区,针对喀斯特山地光伏区生态退化问题开展专项科技服务。通过创新提出"分区治理、草光互补"的生态修复体系,为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推进提供方案。

 分区治理:让裸露山地重披绿装

 科技特派员团队结合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攻关项目,在光伏阵列区,经实地勘察,依据光照、土壤等因子差异制定了柔性支架下石漠化土地精准修复策略:遮荫区种植耐阴草种;板间光照区混播草种和经济作物;施工堆石区栽植抗旱和攀援性植物;水泥基座带穴播固土草种。"通过单播、混播的播种方式,牧草和经济作物的差异化种植,土地有效利用率提升90%以上,水土流失量减少50%以上",科技特派员董瑞介绍。

 草光互补:构建生态经济闭环

 团队创新性提出"光伏发电-牧草生产-生态养殖"三维发展模式。科技特派员赵学春表示,"当板下牧草覆盖度达75%以上,可引入肉羊等家畜进行生态养殖,利用牲畜控草护板,粪肥还田养草,形成绿色循环链"。

 此次科技服务行动,为解决光伏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融合难题提供了精准方案,更有望推动当地经济绿色发展。


图:赵学春、董瑞

文:叶靳

一审:姜敏

二审:蒋洋桃

三审:罗聃宁


学院地址:贵州大学西校区崇学楼
党政办公室电话:0851-88298005
教学科研科电话:0851-88298003
研究生科电话:0851-88298109
学生科电话:0851-88298008
书记信箱:dnluo@gzu.edu.cn
院长信箱:690076748@qq.com
Copyright © 2021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贵州诺维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