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畜牧水产兽医研究所罗永荣所长邀请,由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文明教授、温贵兰教授、肖超能高级实验师等一行4人组成调研组,到普定县开展肉兔产业调研及禽白血病调查。
在罗永荣所长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安顺市普定县穿洞街道锦康兔业进行肉兔现场调研,并与公司负责人在穿洞街道办事处展开座谈。据负责人介绍,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计划总投资3900万元,拟打造成集兔饲料生产,有机肥料加工,以及肉兔产业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复合型循环经济实体。公司目前建设兔舍12栋,面积1200余平方米,种兔存栏量1.2万只。结合安顺市肉兔产业发展情况和锦康兔业现状,文明教授对锦康兔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其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并建议公司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学习运用先进饲养技术,做实做细疫病防治和日常管理工作,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养殖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随后,调研组前往马场镇,参观店子村标准化肉兔养殖基地。在参观过程中调研组了解到,马场镇过去有5个老兔场,但由于设施不完善且不注重卫生管理,加上昼夜温差大,通气量和湿度难以控制,导致养殖成效不高,养殖户积极性低。基地管理人员介绍,现在店子村标准化肉兔养殖基地通过配置现代化养殖设施,实现了人工控制氨气浓度、温度和湿度等养殖环境因素,有效改善了养殖环境,降低了病害发生率。目前基地还引进了同期发情的补光产期调节技术,显著提高了产期受精率。目前基地能同时容纳1万只母兔,存栏5万只商品兔。文明教授在参观过程中高度赞扬了基地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过分依赖外地企业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培养本土技术员的行为;但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是目前安顺市肉兔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还需大力学习肉兔产业发达地区的养殖管理技术,切忌因噎废食;二是要通过建立合作共赢机制,联合散养户扩大上游供应量,发展壮大养兔产业,带领更多群众通过养兔增加收入;三是延长产业链条,在做好活兔外销的基础上,引进加工技术,培育消费市场,增加销售渠道,让肉兔走进本地市场。
在调研参观完肉兔产业后,当地镇政府还邀请调查组参观那细村韭黄种植基地,调查组建议当地联合贵州大学、安顺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对韭黄可能存在的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当地大力发展的肉兔产业,打造马场镇沿河农业产业带。
最后,调研组参观了安顺市农科院实验基地,并对当地特种家禽——普定高脚鸡进行血样采集以用于禽白血病的病原学检测。